2024年8月2日,老版新葡萄8883官网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并研究部署学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相关工作。本次学习由学院刘雅儒副院长领学,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和学院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本次学习。学院党委书记洪宝林主持会议并讲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刘雅儒副院长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同时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结合学院实际工作,对学科发展、科研工作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随后与会成员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感想。
最后洪宝林书记做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学院师生要深刻领会全会的重要意义,要形成改革创新的思想共识,认真梳理查找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把师生和社会期盼、一线工作经验、专家智囊意见充分与学院发展实际相结合,推进学院改革。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强大后盾,激励全体干部职工敢想敢为、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之后,各支部要迅速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活动,牢牢把握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落实好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及大学党委各项部署要求,不断发挥支部特色,以昂扬斗志助力学校学院发展。
附:部分与会人员学习感想
魏玉龙:深刻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校教育教学的关键是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 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远之策必须靠教育、科技、人才。这是历史发展的结论,更是面向未来的必然,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 部署,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任务,着力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族伟大复兴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 力锻造、人格养成。培养合格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功在当代、利在干秋的德政工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事业⻓远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 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引导⻘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锻造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成为担当⺠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郭成博: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今后支部将组织更多体验式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厚植爱国情怀。同时提高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围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丰富学生活动,激发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
贾文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 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举行,会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力量,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专任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于本专业课程教学应积极进行教育综合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在教学中,不能固步自封,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学校具体的教改要求下,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学科发展步伐。
姜会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必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科技、人才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助推器。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和核心组成人员,作为研究生党支部,支部建设发展必须和专业、党员特征密切结合,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坚持国家导向需求,指导他们从事科研工作,为社会做贡献。作为青年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把国家、大学和学院关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中国式现代化政策落实执行,切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工作。
陈静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决定》提出“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应该勇挑重担,筑牢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根基,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生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重视“卡脖子”问题,“阿喀琉斯之踵”。我们要强调自主创新,要去思考和回答钱学森之问。作为学生教育工作者,深感问题之所在,深觉责任之重大。
首先,我们的学生深层次学习仍然不足,被动接受、任务式学习居多,缺乏批判精神,自主思考不够。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热爱,培养其专注力,达到心无旁骛的主动探索状态。其次,学生攻坚克难精神仍然不足。没有经历过困难坎坷,不愿意挑战未知,吃不了苦。归根到底是没有愿意为之倾注全部的源动力。我们应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持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大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勇担重任、砥砺前行。
刘存志: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一项项举措锚定创新,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改革”,体现了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系统性思考和前瞻性布局,这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进行了创新发展。今后我们应瞄准中医药学科发展难题持续攻关,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积极探索更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与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家国情怀、精诚济世的中医药接班人。
洪宝林: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举行。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学院师生要深刻领会全会的重要意义,要形成改革创新的思想共识,认真梳理查找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把师生和社会期盼、一线工作经验、专家智囊意见充分与学院发展实际相结合,推进学院改革。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强大后盾,激励全体干部职工敢想敢为、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之后,各支部要迅速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活动,牢牢把握全会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落实好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及大学党委各项部署要求,不断发挥支部特色,以昂扬斗志助力学校学院发展。